博文

扩写一下 狮子

  一想到抑郁症的成因是精神没有得到满足,而女性发病率不正常地高于男性,女性自己作为女人部分的精神其实可能一直是吃不饱的,或者说吃的都是把自己变得低贱的垃圾,所以得抑郁症其实是一件精神上道德上都非常符合主流意见的事情……让我扩写一下这段,感觉我的思路可能有点跳跃了。 首先抑郁症的成因,基本都是精神得不到满足。首先生理上并不存在说女性比男性更感性这一点,我说的满足不是什么想要爱那种被塑造出来让女人好给别人上供用的东西。而是更广义的一个心理需求,也就是想做的事情能不能做,能不能做到。女性的身体调节能力是很强的【比如用月经和激素调节平衡并且雌激素能够给女性增肌,并让女人在有月经的时候基本不会痛风,比起男性其实更能不管不顾地吃肉和海鲜】,所以其实生理上本身女性是有优势变得快乐的,因为女性并不像男性一样容易患上很多奇怪疾病,对东西成瘾,或者运动时更容易受伤,所以女性其实更容易达成很多事情,对于一个健康的女性来讲让自己生理上满足地生活其实是相对简单的。 但是因为大众【男与精神男】对女体的轻视和不在意,很多女性在环境中对自己的身体并不在意,也从不保养,无视女体对自己说的一切。在我青春期的时候,我也因为觉得自己“不漂亮”所以对自己的身体到底对我自己有什么意义完全不了解,甚至不愿意正视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样。而且因为运动和减肥这件事绑的太紧,我不论是吃胖了还是少吃,都会被说成是怎么不减肥,或者是你是不是有喜欢的男所以要减肥?非常讨厌被这样讲,也就更讨厌运动。但是这种话语就是家庭内部对于女性的一种霸凌。没有人希望女性强壮,也就把女一个人走在路上,或者去远方旅行的安全感剥夺了大半。这样的状态下,每天胆战心惊地活着,身体又反过来影响自己的心灵,又怎么可能简简单单快乐呢。 身体的讲完了,现在可以再说说被身体影响的精神,之前空间里那张电视机里飞出来一大帮老动画里全男主的图已经很明显了。大众默认了女孩没有这些精彩刺激的冒险,没有更多更有意思有价值的游戏可以玩。小孩从媒体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一点点地重复告诉所有女你的位置只在旁边。而就算,退一万步讲,银幕上的女性也有人在做这些冒险,她们也是带着妆在做所有这些事情的。那问题来了,电影电视剧中的妆造其实是由一个团队打造的,非常的耗时耗力,相当于女性不管做什么别的事情,都需要再多学一门化妆,搭配的手艺。也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似乎成功女人总是

真实。

昨天跟一个在法国念漫画专业的朋友聊天。聊到她感觉法国人无法理解自己的漫画。“法国人太幸福了。”我跟她都这样无奈地说着,还会说“法国人这辈子都吃不上我们这口带毒的好饭。”毕竟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把生活切下来,做成甜点,再回头喂给大脑,换取一些把生活浓缩凝聚成符号的意义感。我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这口毒的味道。但是法国人不理解,就像我们不理解为什么她们能一周只上四天班一样,人类就是能够发展到这样多元,以至于精神上完全就不是一个物种。 她说她在法国看到一片像是windows桌面一样的草原。由此她感到很不真实。我也有想过这种认为对方的不真实,是否是一种基于个体经验的世界交错带来的感觉。我们的真实都由经验塑造,根据认知负荷理论,人脑只能吸收自己能理解的信息部分【所以教培行业的预习非常重要,不上补习班就跟不上的学生也并非真的比谁差多少】。再加上大部分人的经验不足,这就导致人们真正懂得,理解的部分很少。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己的认知都是真实的,所以当每个人的真实交错,感到无法理解,有种自己被骗的感觉也很正常。 每个人都是拿出自己世界的一部分与他人交换信息以及相处,也有人干脆拿别人的世界假装是自己的,以保护自己的真实。甚至有人直接指责她人的真实,说她人的状态是不行的,她是在骗人,说实话人只要自己逻辑自洽地活着就够了,如果让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信,那其实这个人也就什么也做不了。这就是煤气灯,pua对一个人危害重的根本原因。 说到煤气灯,比起像这种偏通过物理手段反复拉扯人的神经的做法,要把诡辩植入人的大脑也很简单,只是用时会更长。也还是认知负荷理论那一套,只要你把足够愚蠢的想法从人小时候就植入大脑,让一些人深以为然,生成一个信任某种条例的环境,在这些之上你就可以再植入更多新的愚蠢想法。没有别的信息渠道的人只能跟随环境,保持如此,因为都信了这么久了,如果发现这件事不是真的,或者说这件事很蠢,那这个人是否也是愚蠢的呢?在这种羞耻的情绪的推动下总会有很多人不去改变的,她们早已经把自己说的话变成现实了,现在改变似乎也不早了。 世界和个人总是在角力的,世界里有一部分人类首先发现了人的大脑有多么好改变,于是玩耍上了别人的大脑。而另外一部分倒霉后生,就只能让自己的脑子在前人的知识和自己的想法之间摇摆。更有甚者,比如现在完全沉入网络的这代人,已经可以做到完全不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和表达了。这种做法非常的节约时间和思

母亲节?

  看到了有人说,自己很讨厌母亲节,讨厌这整齐划一的情感。这让我也在想,整齐划一,那就表示这件事是没有个性的,大家都默认了这段关系中是一个母体给到另一个个体无限的关爱,没有看头无聊至极,但如果没做到,那就要对母体加以斥责。这种没有个性的判断其实是一种无视,因为你认为自己知道全部,但是其实代表你没有心思去理解她,也并不打算做任何改变。你不知道这个女人在母女关系中到底在做些什么,你不知道这个女儿作为下一代在想些什么,她们是否在互相杀戮,互相争夺资源,还是说互相给养,所谓相濡以沫。   不管是文化产品还是现实生活中,也没人关心到底母女关系包含了多少复杂的情感,忌毒或爱,甚至性欲可能都在其中。一个中国式的女人生在这片土地上,于是变成另一个个体的脐带,一辈子为这个寄生的肉团付出一切,无视本身就是一种放弃,你不管这件事是怎么回事,你不在意于是所有的付出都不存在,所有的恨也都不存在,到最后存在的只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被吸干而不曾被注视的女人,用一双永远无法被满足的眼睛看着你,连离她最近的孩子在幼年时期也都会感到困惑。现在孩童打开了循环,打碎一些枷锁,但是被吸干的个体似乎永远回不去了,出于想要和孩子亲近的目的,母体其实也希望你和她能变成干尸伙伴,一同在漫长无趣的岁月里孤独终生。   社会似乎知道母亲意味着什么,用各种词语嘲笑她,恨她,骂她,说她种种不是。我个人和母亲的经历是痛苦而带着无聊的幽默的,因为我最恨和最爱的永远是我爱男人爱到骨子里的母亲,一个完美的女人,而她永远想要爱另一个男人而不是我。这种模式似乎在我成人之后的所有亲密关系里都得到了复刻。我对真女人的理解似乎是她会深深爱着某个男人。也可能原因就是这种对所谓真女人的刻板印象,我找的对象永远也符合这条可笑的条件。而一个不爱自己的女又怎么会真的爱别女呢。链条形成得非常自然,我的母亲永远看着别人,而我为了弥补她被无视的痛苦,我又要自以为是地把她缺失的男人的目光补上。在一个孩童其实只需要看见自己让自己长大的过程中,我永远是去看别人的那一个。   跑题了,也没跑很多,写东西就是这么回事,先发散再推敲。语文课代表可以总结一下这段发言什么意思,答案就是说母女关系,有多复杂和多重要,几个字就够了。女的复杂性非常巧妙,非常有意思,参照多了后会发现女的象限是如此的广大有趣,但是女还是没被看见得够多。我爱所有伤害过我的即将伤害我的或者被我伤害即将被

电子日记本第一页

  感觉大家小学的时候可能都干过这事,买一个好看的本儿,打开第一页,写一些当时的雌心壮志,然后再也没有打开过这个日记。   再后来手机普及了,QQ空间也好,微博推特也好,都是一样的逻辑,鼓励所有人在140字以内告诉你的观众你在想什么。力图在人能记下来的范围内传播理念。虽然也很锻炼人的浓缩能力,让人没了讲废话的空间。但是讲废话的幸福感和深入某一个话题酣畅淋漓地思考的空间也没了。   我就是一个特别爱讲废话的女人,小时候就算上课也爱絮絮叨叨,前排同学忍无可忍被老师盯着也要回头骂我。虽然现在想想可能是什么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而向外界要一些同龄人的关注,但是爱絮叨爱说话确实是我本性。不然也不会认同文艺本身代表的宣传能力,从而进入这个又繁杂又无聊的动画产业。   得了扯太远了,但是主要想说的就这几点:一,我爱讲废话、二:我爱瞎想、三:我是个动画师   这大概就是我这个博客会写的所有内容。